零基礎也不怕,史丹佛給你最好懂得經濟學 – 個體經濟篇
看這本的前半小時覺得哇這個內容未免也太簡單了吧,最多就高中經濟學的程度而已嘛。然後很快地就發現雖然他只有高中經濟學的程度但我也已經把高中經濟學忘光了(艸)。這本的內容非常非常基礎,講述的大多都是很簡單易懂的觀念,雖然是這樣但我整理重點還是花了快三個小時……
不得不說看完之後有點失望,覺得沒有甚麼新的東西,有點不懂為什麼這本書捧的很高;但後來想想應該是大多數的人對基礎的經濟學沒有這麼概念吧。把這本當作複習基本經濟學也不錯,而且分量也不會很多,大概一個星期的通勤時間可以看完。如果是已經熟悉經濟學的朋友(比如像雙修經濟的強者我學長萎嗯) 那建議直接找內容更深入的書,但如果是早就把經濟學還給公民老師的話就簡單翻一翻看個重點。
最近經濟學這個領域似乎還蠻紅的,從中美貿易戰、武漢肺炎對股票的影響、以及數據分析對於經濟人才的需求等等事件都暗示著經濟學或許是接下來的趨勢。其實看完這本之後突然覺得某些社會現象背後就是經濟學原理啊(?),比如說獨大的政黨就是標準的失去監督的代理人制度,而也因為沒有競爭者而壟斷了市場所以可以為所欲為。能用書中看到的東西來解釋一些社會現象往往很有成就感,好像真的學到了甚麼一樣(欸
廢話夠多了,本書的整理如下:
01 如何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 社會該生產甚麼
- 應該如何生產
- 誰來消費生產的東西
這是經濟學的三個基礎問題,而回答三個問題的光譜兩端分別是自由市場與完全的政府干預。 下面列出幾個基本的觀念:
- 經濟學家無法預測未來,他們能做的就是權衡取捨,找到某個行為背後真正買單的人,例如:政府調漲的菸稅到底是由哪些人出錢,又會對社會有甚麼影響呢?
- 人們的自利會受到看不見的手引導,最終對市場有正面影響,Profit Driven 的社會可以不斷的進步
- 所有的東西都有機會成本,你沒有選擇的東西就是你的損失
- 分工讓人們聚焦在效益最大的事情上,也使企業能充分利用資源形成規模經濟
- 經濟學在意物品的交換價值而非使用價值
02 供給與需求
市場是交換分工產出的商品與服務的地方,可以簡單分為三種市場
市場種類 | 供給者 | 供給 | 需求者 | 支出 |
商品市場 | 廠商 | 商品 | 家戶 | 消費支出 |
勞動市場 | 家戶 | 勞力 | 廠商 | 薪水 |
資本市場 | 家戶 | 資金 | 廠商 | 利息回饋 |
下面是大家熟悉的供給與需求曲線
造成需求曲線的原因
- 替代效果:柳橙汁變貴就換吃維他命C
- 所得效果:啊我就買不起房子賣腎也沒用R
造成供給曲線的原因
- 價格越高利潤越高,就會想賣越多,反之亦然
需求/供給 與 需求量/供給量的不同:需求跟供給指的是兩條曲線,而需求量與供給量是曲線上的一個點,價格不會影響需求跟供給,只會影響需求量與供給量。
影響需求的因素:人們喜好、人口數量、社會平均收入
影響供給的因素:成本,成本,還是成本
沒有外力干擾的市場長期會走向供給與需求交會的點
03 價格的上下限
價格限制無法阻止供給與需求的力量。
價格上限:政府不能逼人做賠錢生意→供不應求
價格下限:Let’s abuse this : D →供過於求、沒有效益的產出
價格上限+下限:Where is Soviet Union now?
價格管制”看起來”是最低成本的方法,政府不需要補助任何人,但實際上因此衍伸的成本(過度浪費、補助沒有需求的人) 往往被掩蓋。比起價格的硬限制,可以考慮用較彈性的發放食物券、執行營養午餐計畫、補助合宜住宅等方式解決供需問題。
04 彈性
供給或需求的彈性 = 供給或需求變動的百分比 ÷ 價錢變動的百分比
- 如果需求無彈性,提高價格會有更高的營收,若需求有彈性則否
- 短期內供給跟需求大多都是無彈性的,長期而言則是有彈性的
- 當需求無彈性則增加的成本可以轉嫁給消費者,否則廠商必須自行吸收
- 彈性概念可以延伸到各種問題上,比如「削減退休給付是否會鼓勵年長者繼續上班?」這個問題可以轉化成「退休金給付變動達某個百分比會使工作時數變動多少百分比」
05 勞動市場與工資
- 工資的增減對勞工供給/需求量也跟彈性有關
- 研究顯示最低工資提高 10% 只會使勞動需求減少 1%~2%,顯示美國的最低工資低於供給需求平衡點
- 調高最低工資對大多數人都有好處,但少部分的人損失慘重。
- 比起最低工資的硬限制,政府應該用較有彈性的職能訓練計劃之類的方法。
- 對雇主來說福利跟薪水沒有甚麼差別
06 金融市場與報酬率
- 資本市場的供給往往不受報酬率影響, 反而是受習慣、文化或退休金相對提撥影響
- 資本市場的需求是受報酬率影響
- 任何投資前都必須要用折現值的觀念來思考未來的獲利的折現值是否大於目前的付出
- 實體資本與創新來自於投資,有投資才能擴大生產力與提高生活水準。一個經濟體取得資本投資效益的能力是建立在家庭儲蓄與投資意願上。
07 個人投資
- 複利+時間=$$$$$$$$$$$$$$$$$$$$$
- 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
- 常見的投資工具,風險由低到高排序
- 活存→定存→公司債→藍籌股→高成長股→貴金屬
- 較難評估的:房地產 (在台灣 0 風險喔 ^.<)
- 早點開始存錢最重要!!!!!
08 完全競爭到壟斷
- 完全競爭:價格取向,消費者爽翻天
- 壟斷:藉由某種障礙獨佔市場,企業設定價格爽翻天
- 技術上障礙:IBM、微軟、新藥品,藉由允許專利一定期間內的壟斷可以促進創新。
- 法律創造的障礙:郵局的獨佔地位
- 「壟斷的本質就是對勤勞者課稅,而可以這麼做是基於懶惰者支持」
- 壟斷競爭:藉由提供一點差異化來避免完全競爭,較接近完全競爭
- 例如牛仔褲、卡其褲的差別,或是地點的差別
- 短期內可以賺到利潤,但利潤會吸引更多人加入,像台灣早期的葡式蛋塔、現在的夾娃娃機跟珍奶
- 寡占
- 一群廠商一起壟斷
企業不希望競爭,但消費者喜歡競爭
09 反托拉斯法與競爭政策
- 反托拉斯法一項任務是定義市場上是否充分競爭,可用 HHI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把所有廠商的市佔率平方相加) 評估
- 定義市場規模的問題還會受到「市場」本身的定義影響,例如作業系統是自己的市場還是可以跟軟體一起計算。
- 判斷市場競爭還可以透過觀察價格模式,看是否多家廠商都有的情況下價格會較低。
其他可能違反競爭的商業慣例:
- 價格維持:製造商給經銷商一個最低價轉售價格避免競爭
- 獨佔交易:PS5 才會有的獨佔遊戲喔
- 搭售:動森綁主機喔 >.^
- 掠奪式定價:amazon 削價競爭把所有競爭對手都幹掉就可以隨便定價了
10 管制與解除管制
- 需要大規模建設成本以及極低的經營成本的產業不適合完全競爭,如果每間公司都蓋一個鐵路系統那還得了。
- 這種產業勢必變成壟斷,為了避免壟斷會有的問題政府可以用 價格上限規制 (相對於收益率規制與獲利規制) 鼓勵企業降低成本。
- 當管制者開始同情被管的人,就會遇到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管制俘虜問題,此時就須要考慮解除管制。
- 另一個方法是將被管制產業分割留給市場的競爭力量來運作,例如 AT&T 多次被切成許多不同的子部門。
- 政府應該扮演競爭、安全標準、財務報告與資訊接露的合理仲裁者。
11 負外部性與環境
外部性:除了買家與賣家會有第三方受到交易影響。汙染就是一種負外部性。處理負外部性較適合用有彈性的作法,利於依照汙染排放量收費、或是給定可以交易的汙染排放額度,例如碳排放交易。在現在的社會想出減少汙染的方法不難,難的是讓市場接受這個政策。
12 正外部性與技術
- 創新因為所有人都能受益因此具有正外部性。但即使有專利、商標、著作權這些保護,創新者也只能拿到 30-40% 的價值。
- 政府可以透過減免研發支出的稅負而鼓勵研發。
- 過多的專利可能讓其他人無法進入市場,同時也無法基於別人的專利創立新的技術。全祿曾用專利海阻擋其他人進入影印機市場,最後被政府幹掉 (全祿所有的專利都開放給日本競爭者,不得不說美國人這一塊還蠻有品德的,如果今天是對岸WWW)
13 公共財
大家都能用的東西,有兩個特性
- 非敵對性:不會因為別人用了就減少
- 非排他性:無法排除沒付錢的人,可以透過社會機制,如強制全民健保、抽稅等等以減少搭便車的行為
例如:公共健保、道路系統、國防、教育等。
14 貧窮與福利計畫
貧窮的定義:當人們必須為了生活必須品取捨就是貧窮。
社會救助的兩難
安全福利不應是難以起身的吊床,而是能緩衝你掉落的力道並讓你再彈上去
不恰當的社會救助會產生負所得稅的問題,亦即在在一個人賺到額外收入時減少他的福利。負所得稅過高會使人缺乏工作動力:例如保障每個家庭的最低收入,則賺不到最低收的人根本不會去工作,因為負所得稅是 100%。降低負所得稅,或是為社會福利加上一些限制以解決此問題,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
15 所得不均
- 貧窮率下降所得不均可能會更高,因為當經濟成長時有錢人是賺得最多的一群,衰退時是損失最大的一群。
- 所得的流動性:在所得分配五等分之間的合理移動量,但這些移動大多只會移動一到兩等分。
- 所得不均來自於新的技術以及全球化對工資造成的壓力影響。
- 某些政策看起來很花錢,但卻可以避免更多潛在的問題,例如公立學校或學校午餐計畫,都可能比直接發錢給窮人好。
16 資訊不完全與保險
一般人往往因為資訊不完全而無法做最好的決定。市場上有各種降低資訊不完全的方法,例如公司的服務合約、勞工的履歷與推薦人、各式證照或抵押品機制等。
道德風險與逆選擇
保險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 道德風險:擁有保險的人會比較不預防壞事發生
- 逆選擇:特別容易遇到壞事的人才會來買保險
排除條款、部分負擔、共同保險可以用來解決這些問題。
17 公司與政府治理
- 有些人相信公司,有些人相信政府;經濟學家誰都不相信。
- 公司與政府治理都是代理人問題;代理人問題通常涉及資訊不完全,委託人很難知道代理人是否有效率的工作,很難排除主觀因素
- 若委託人人數眾多,則會有搭便車效應;除非有利益團體,單一股東或選民意見很難被聽見
- 往往很難真正監督代理人,例如監督代理人的董事會接收到的資訊都是代理人給的、監督公司財務的會計公司拿的是公司的錢、銀行與媒體需要與公司搞好關係,同時大型法人很難起到監督作用
- 股票選擇權讓代理人不顧一切只推股票
- 政府也會有一樣的問題,而且政府還很難換人
- 最賺的就是各種利益團體,人數雖然少但有共同目標,要求立法者訂立獨厚該團體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