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也不怕,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 總體經濟篇
Timothy Taylor 著 / 林隆全 譯
這本跟個體經濟學是同一個系列,講的是以國家為單位的經濟學。書中用了一個例子說明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的不同,試想所有人都在劇院內看表演,而當某個人因為想要看得更清楚而站起來,那所有人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都會跟著站起來,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最終沒有人獲得好處。在個體經濟學內每個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但對總體經濟學不會有影響。
這本給我的感覺也跟個體經濟學很像,很多內容都只有點到即止,看起來會覺得不太過癮。例如談到失業率與通膨的菲力浦曲線,書中提到 Milton Friedman 認為菲利浦曲線長期而言不會成立,而事實也是如此,但並沒有解釋為什麼。另外像是談到李嘉圖均等定理的時候也沒有提到為什麼李嘉圖均等定理會出錯。因此就是一本入門的觀念書以及經濟學用到的名詞解釋。
讀的過程中感覺有些東西好像國高中公民課有教過?像是 GDP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出口 – 進口),但現在都忘光光了(我的公民老師在我背後,她很火(???,不過除了這些較基礎的以外,也有提到一些以前沒有學過的東西,包含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失業與通膨、國家匯率的影響。另外書中提到蠻多美國相關的統計數據以及一些經濟現象,這個部分就屬於看完就忘了的那種(艸)。
不過其實看經濟學對於整體經濟的描述與模型化也很有趣,會覺得經濟學都是觀測過去以建立模型,而後再根據未來發生的、不在預測內的事件修改模型。例如說在 2000 網路泡沫、2008 金融海嘯之前都沒有人可以預測這兩個事件。而經濟學家會說事件過後我們有了經驗、制定了更完善的法規,因此這類事件就不再會發生了。但真的是這樣嗎?特別是我最近在看經典的 “黑天鵝效應” 裡面提到人類歷史的走向其實是受到因為人類知識限制而無法想像的黑天鵝事件影響。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下一次的金融危機會以甚麼樣子的形式出現。
以現在為例,去年年底有誰可以預測今年到這個階段各國會封城這麼久,然後為什麼美國失業率不斷創新高股票卻還可以拼命漲。如果這些東西都無法預測,那我們真的可以這麼相信總體經濟學的模型嗎?不過這邊有點離題了,這個話題應該留到黑天鵝效應裡面再討論 (雖然我很懷疑我有辦法把黑天鵝效應節錄完)。
以下重點摘要:
01 總體經濟學與國內生產毛額
經濟政策的四個目標
- 經濟成長
- 低失業率
- 低通貨膨脹率
- 可支應成長的貿易餘額
國內生產毛額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一個經濟體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服務的總價值,計算 GDP 的方法可以想像成有多少錢流入國內市場。
GDP =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實質 GDP 成長率:扣掉通貨膨脹的 GDP 成長率
GDP 不會反映:
- 社會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數量的實際變化,隨著時間演進,原本在家生產的產品或服務 (煮飯、打掃) 可能會轉變為市場供給
- 人們的生活水準和幸福:加班、休假不會反映在 GDP 上,GDP 都一樣做到死跟快樂上班有很大的差異
- 汙染程度
- 中間商品
- 二手交易
02 經濟成長
長期來看經濟成長是唯一會影響生活的因素,每年微小 (以美國為例,3%) 的經濟成長會因複利的效應而越滾越大,在一個人的職涯中 (40年) 可以見到經濟體長到兩到三倍大。
窮國可能追趕上富國嗎?
並無定論,有人認為可以有追趕式成長(透過使用別的國家開發出的技術加速經濟成長)。總體而言,窮國在長期上有機會追近富國,但在短期之內貧窮國家的生活水準仍然會嚴重落後。
過去百年至數十年間窮國與富國的貧富差距變大的原因並非來自於全球化,而是來自於窮國不夠全球化。
生產力的三大驅動因子
經濟成長的根本是生產力的提升,三大驅動因子為
- 實體資本增加:更多的資本設備
- 更多的人力資本:更多經驗與更好的教育
- 更好的技術:有效率的生產方式
經濟學家分析美國經濟成長大約 1/4 來自實體資本,1/4 來自人力資本,1/2 來自更好的技術。技術的比例在低收入國家較低。
展望一國的經濟前景最重要的是生產力成長是否能維持住。
03 失業
經濟學家的失業標準是當某人願意以符合他的技能和經驗水準的工資行情來工作卻無法找到工作。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失業是工資因某個理由僵固在均衡點上方,使得該工資率的勞動供給量超過需求量,也就是所謂的向下僵固性。可能來自於員工預期較穩定的工資,因此當經濟不好時企業傾向裁員而非減薪。
失業的種類
- 自然失業率:來自於動態衰退與產業變動,是勞動市場的必然產物。
- 循環性失業:隨著景氣波動變化的失業率,政府可以透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減緩衝擊,但無法真正解決難題。
歐洲因為對於企業有較嚴格的法規,較高的雇用成本也造成較高的失業率。
工資提升的基礎在於增加員工的平均生產力。
04 通貨膨脹
任一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全面上升的現象,經濟學往往使用一籃子商品的價格作為通貨膨脹的指標。
- 消費者物價指數:由家庭實際上購買的東西計算而得
- 生產者物價指數:由原物料的價格計算
- 躉售物價指數 (wholesale price index):由零售商支付的批發價格計算
- GDP 平減指數:由 GDP 每個項目計算
太多錢追逐太少商品:通膨
太少錢追逐太多商品:通縮
完全平均的通貨膨脹並沒有任何影響,通貨膨脹的問題在於不是均勻分配且不容易預知。
惡性通膨
過高的通膨率會讓企業專注在避免因通膨而損失而非更高的生產力。
惡性通膨的不確定性也造成政府與人民不知所措以致經濟活動失能。
通膨的正反論述
反對通膨:不希望人們利用通膨賺錢,也不想要企業著迷於避免通膨成本而忽略生產力。
贊成低通膨:避免向下性僵固,只要調薪的幅度小於通膨率則是實質減薪,但帳面較好看,也比較不會引起員工反彈。除此之外可以避免造成經濟停滯且較難對付的通貨緊縮。
常見目標是將通膨率維持在 2%,可以提供長期經濟成長的穩定基礎,也有對於通貨緊縮的緩衝作用。
05 貿易餘額
包含實體商品與服務性商品。
經常帳餘額可以最全面的代表貿易餘額,包含
- 商品
- 服務
- 國際投資收入
- 單邊移轉:沒有購買商品或服務卻送出的款項
貿易順差:出口 > 進口,代表由本國借錢投資他國
貿易逆差:出口 < 進口,代表本國由外國借錢,由金融投資的形式流回美國
從這個角度出發,則貿易順逆差和貿易慣例(關稅壁壘、進出口限制)關係不大,不然難道國際貿易在 1970 年代對美國較公平,1980 變為不公平,1990 又變好一些?如果貿易順逆差是來自於總體經濟的平衡,則保護主義並不能減少貿易逆差。
財務資本供給的兩個來源
- 國內儲蓄
- 國外流入的借款
財務資本需求的兩個來源
- 企業實體資本的投資需求
- 政府借款
兩者相加必須要相等,因此會互相影響。向國外借錢時若未來有足夠的經濟成長來償還貸款則就有經濟意義,但沒有足夠成長則會很糟糕。
提高經濟成長與維持合理貿易逆差的政策相似→要鼓勵國內儲蓄
美國目前的高貿易逆差,將來勢必要下列三選一
- 降低政府預算
- 提高國民儲蓄率
- 企業必須自備投資資金。
06 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
總合供給:當國家處在潛在 GDP ,所有資源都被充分利用時的總供給,此時循環性失業會是 0。
賽伊法則:供給創造自身需求,為新古典學派經濟學。但無法解釋經濟衰退(有供給但沒有需求),認知到這個問題因此賽伊當時不完全相信供給創造需求。
凱因斯法則:需求創造自身的供給,主要挑戰是政府並無法透過大量增加支出或大量減稅來提高經濟成長。
大部分當代經濟學家的觀點是長期看供給,短期看需求:
- 經濟規模的大小取決於總合供給
- 短期內總合需求的改變會造成經濟波動
- 大衰退與金融海嘯都來自於總合需求突然大量減少
- 社會工資僵固會使得需求下降,無法配合供給成長
- 價格僵固,價格上下調整需要時間
- 目前並沒有好的理論銜接新古典經濟學派與凱因斯學派
07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取捨?
試想兩個情況
- 總合需求低於總合供給:經濟衰退使失業率上升,低通貨膨脹
- 總和供給低於總合需求:高通貨膨脹,低失業率
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的曲線被稱為菲利浦曲線 (Alban William Housego Phillips)
Milton Friedman 預測菲力曲線在長期不會成立,重點在於長期而言經濟總會回復到潛在 GDP 與自然失業率,通膨率只是在短期 (五~十年) 內波動而已。1970 年代通膨與失業同時上升,1980 年代兩者同步下降。事實證明失業與通貨膨脹沒有絕對關係。
- 凱因斯派經濟學家認為總和需求的構成要素會受到各種非理性壓力,因此政府應該要透過政策主動干預避免通貨緊縮
- 新古典學派則信奉賽伊法則,認為最終市場會回歸淺在 GDP,希望政府事先說明並有限度的干預市場,避免過度的通貨膨脹。
08 財政政策
- 美國聯邦政府預算主要項目:國防預算、社會安全退休金、健保與政府員工退休福利。從 GDP 來看,美國政府支出在過去五十年來差不多一樣。
- 美國聯邦政府稅收主要項目:所得稅、薪資稅、貨物稅,總和超過總稅收 95%
- 預算 > 稅收就會造成赤字,可以發行債券來籌錢。
政府預算如何影響總體經濟的四個目標?
- 經濟成長:預算赤字會吸走投資的錢,減少企業可取得的資金,另一方面政府預算可以透過教育提高人力資本
- 失業:政府可以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以刺激經濟並提升總合需求,減少失業
- 通膨:跟失業相反,減少支出或增加稅收
- 貿易餘額:過高的政府借款會形成大量的貿易逆差
09 反景氣循環的財政政策
- 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提升總合需求
- 收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支出或增加稅收,降低總和需求
- 自發性穩定機制:稅收隨著所得增加減少、失業給付隨著所得減少而增加。John Taylor 研究當 GDP 減少 2%,自發性穩定機制會拉回 1%
- 權衡性財政政策:主動採取的政策,會面臨幾種困難
- 國會需要等到問題出現才開始跑流程,且實施的時間不夠長可能不會有影響。
- 副作用:增加預算可能會提高赤字,提高民間企業獲得資金的難度
- 政治的本質:景氣好應樽節,避免進一步通貨膨脹;景氣差要花錢,避免通貨緊縮,但這往往跟人民期望相反,當牽扯到政治時就會造成矛盾
- 經濟衰退的根本原因(油價、房地產)非財政政策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
10 預算赤字與國民儲蓄
赤字提高則:私人儲蓄上升、私人投資下降、外資流入增加
李嘉圖均等定理:政府欠債偏高則人們儲蓄增加,但並非完全正確
預算赤字與私人投資的天平
預算赤字會排擠企業獲得資金的能力,影響長期的經濟成長,或是有可能造成較大的貿易逆差。長期的預算赤字造成政府負債,可能要使用可增加儲蓄的公共政策
11 貨幣銀行學
貨幣的作用是持續追蹤誰有甚麼樣的購買力,貨幣的定義
- 交易媒介:可以交換任何東西
- 價值儲存:暫時持有不會失去有效購買力
- 計價單位:經濟的價值衡量標準
M1 & M2
M1:通貨、旅行支票、個人支票帳戶
M2:M1 加上儲蓄帳戶
銀行為中介機構,接受存款並承做放款,介在存款人與借款人之間。當很多銀行同時遇到遭遇財務困難時整體經濟就會受到傷害,社會可以取得的貸款數量下降,整體進入通縮。
12 FED
美國國會把鑄造貨幣與調控價值的權力賦予聯邦準備銀行 (FED),FED 主席權力不受國會或總統限制。
FED 的工作是制定貨幣政策,有下列工具
- 法定準備金:銀行不可以貸放出去的存款比率,很少有大幅度變動
- 重貼現率: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用來補足法定準備金的利息
- 公開市場操作:2008 以前的主要工具,中央銀行購買或銷售債券以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
- 量化寬鬆:2008 後才開始使用,提供短期貸款維持現金流 / 購買較長期的證券
1 跟 2 需要預測銀行會如何因應政策變化,但後兩者不用,因此 FED 往往傾向後兩者,而 FED 調整的目標是銀行同業間承作短期隔夜放款的利率。
中央銀行 – 銀行中的銀行
央行負責銀行間的資金轉移,同時也是金融體系的管制者,會要求銀行存款人的存款保險,並根據風險決定保險金額。
13 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 → 市場上流通金錢過多,可以提高利率、以降低總合需求
通貨緊縮則相反,但過度的通貨緊縮再加上正的利率可能會造成如同美國 1980 – 1982 年連續三年的嚴重經濟衰退
當市場過度通膨時政府可以透過提高利率降低通膨,但政府不能把利率變成負的(嗎)。所以很難靠貨幣政策阻止通貨緊縮。但通貨緊縮並不必定造成經濟衰退,日本 1998 年以來經歷溫和的通貨緊縮,但經濟成長還是有大約 1%
多數央行的目標是讓通膨率維持在 2% 上下以保留緩衝空間避免通貨緊縮。
金融泡沫可以預防嗎?
泡沫:類似空中閣樓理論,當價格上升不是出於商品本身特色而是因為投資人期望價格持續上升。泡沫發生時是很難知道的,同時戳破泡沫需要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造成經濟衰退。
貨幣政策也有幾個問題:
- 時間落後問題:必須要發現問題,且政策發生效果需要時間
- 過度反應風險:無法知道政策切確的效果,過度修正可能造成另外的問題
- 對刺激經濟的效果有限:你可以牽馬到水邊,但不能逼他喝水。你不能逼銀行放款。
通膨目標化:要求央行必須要適當控制通膨率。美國聯準會是例外,必須同時兼顧失業率與通膨率,會在通貨膨脹時升息,通貨緊縮時降息。
目前的趨勢是制定中央銀行應該達到的具體目標 (ex: 固定通膨率) 並且放手讓央行執行。
14 國際貿易利益
全球化的表現:1950 年出口大約是全球 GDP 的 7%,目前大約是 25%。
來自貿易的利益:
- 絕對優勢:一國在商品的生產力高於另一個國家
- 比較優勢:一國在生產某商品時生產力優勢最大或劣勢最小
- 動態利益:一國透過貿易推動其優勢產業的發展
貿易競爭的好處
- 較小的國家可以善用經濟規模:較大的市場讓小國一樣可以發展規模經濟
- 多樣性的利益:較大的市場提供較大的多樣性
- 價值鏈分解:讓各國可以在部分技術達到頂尖,例如台積電的代工
- 助長知識與技能流動,有助於低價與創新
在現今全球化的程度下國與國之間的界線依舊十分明顯,加拿大各省間的貿易是其與美國貿易的 20 倍。國界的成因是企業跨國界的成本,包含當地不同通貨與法規
15 保護主義論戰
保護主義就是政府對國內產業提供間接補貼,並由國內消費者買單。方法包含提高關稅、限制進口數量等。
支持保護主義最著名的論點是可以使國內工人受益,但沒有可以顯示保護主義提供工作機會,自由貿易減少就業機會。
國家整體就業水準受到經濟循環影響(循環性失業)以及就業市場誘因(自然失業率)。封殺其他國家的進口並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沒有貿易整體失業率可能跟以前差不多(但產值會更低)。
全球化並非所得不均的主因,資訊與通訊技術提高技術勞工的生產力是更重要的因素,同時很多工作不會跟進口有競爭,例如計程車、修車廠、律師等等。
保護主義可以保護幼稚產業,但不能變成溺愛幼稚產業:
- 巴西為了保護電腦產業而使用極高的關稅,從蘋果的巴西網站可以看到一台 ipad 要約 18000 台幣。但巴西電腦產業並沒有因此變強,反而還使得整個巴西都只能用比較爛的電腦。
- 南韓是另一個例子,在用高關稅保護國內產業的同時也會檢視這些產業的績效,如果沒有效果最終就會撤銷補助。
傾銷:用低於成本價格銷售已將競爭者趕走後壟斷市場。但外國廠商依舊會面對各自國內廠商的競爭。
經濟全球化趨勢驅動的三個因子:
- 通訊與運輸技術發展
- 國際條約降低貿易法律障礙
- 出口導向經濟體 (BRIC) 的崛起
16 匯率
強勢貨幣代表可以換到他國貨幣變多,受進口商、消費者與外國投資人歡迎
弱勢貨幣代表可以換到較少他國貨幣,受出口商、生產者與本國投資人歡迎
購買力平價 (PPP 匯率)
一籃子的國際貿易商品用各國貨幣在各國市場購買的金額就代表兩國之間的匯率,匯率最終會趨向 PPP 匯率,否則就有人能從中套利並改變供需傾向。
但從短期與中期來看匯率通常會背離 PPP 水準,主要是由預期報酬率改變而驅動。若投資人認為依國貨幣會走強則會投資那國,而進一步推強那個貨幣。
匯率干預
收縮性貨幣政策可以提高匯率拉強貨幣,但匯率與國內經濟會往反向發展,當國家經濟衰退時匯率會跟著下跌,若政府想透過收縮性貨幣政策拉強貨幣反而會造成更糟糕的經濟衰退。多數國家會優先振興國內經濟。
另一個方法是直接在外匯市場買賣貨幣,但也有其限制,不會有人一直想買你的貨幣。
干預貨幣的問題
- 外匯市場會猜測政府動向,可能會造成大幅波動傷害經濟體
- 合乎市場的匯率由市場決定,政府固定匯率會背離市場
17 國際金融風暴
政府無力償還財務負擔就會爆炸,國家 GDP 會大幅萎縮。常見的模式是大量外資流入推熱市場造成寬鬆的放款條例,而後外資大幅撤出時帶動貨幣貶值銀行放款無法回收,並且還不出外資借款。銀行倒閉連帶的政府需要償還銀行存款,造成龐大的預算赤字。
金融市場有追逐趨勢的傾向,但我們無法預測趨勢,國際資金轉向就跟髮夾彎一樣呢。
預防金融風暴的方法:
- 阻止資金流出:很難,因為當消息放出時外資會提前迅速撤出
- 控制流入資金:鼓勵不容易撤出的對有形公司或工廠的直接投資,避免容易撤出的購買股票或債券等金融工具的證券投資
- 要求銀行對匯率波動作準備
看完本書之後想到這段話:
Can’t Somebody Bring Me a One-Handed Economist?
U.S. President Harry Truman
有佚事說美國的杜魯門總統因為受夠經濟學家總是說 on the other hand 因此曾經這樣說。經濟學家不知道的東西真的很多,細數上面提到的
- 金融泡沫可以預防嗎?(如果是過去沒看過的泡沫根本不可能預防)
- 匯率與 PPP 水準的長期 / 短期定義?
- 窮國可能追趕上富國嗎?
- 如何銜接新古典經濟學派與凱因斯學派?
-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 李嘉圖均等定理甚麼情況下會成立?
也難怪杜魯門會這樣說囉,畢竟其實根據黑天鵝效應的解釋,嘗試用模型解釋經濟學現象本來就是十分不可靠的,不過這也並不代表我們因此要不相信所有的經濟學模型,只是要謹記任何模型與推測都是不可靠的並準備好面對這些預料之外的事件。